“過年了!”短短的語句,濃濃的溫情。
中國人一年中最期待的節日,也許就是過年。某種意義上說,過去一整年的喜悅、欣慰、傷感、辛酸,都是為了過好這個“年”。當這個盛大的傳統節日來臨,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各地的“年味”都在快速升溫。
年味,是歸鄉心切。機場、火車站的人摩肩接踵,這里的熙熙攘攘和燈火通明,把漂泊的游子送回遠方的家鄉。平時最是擁擠繁忙的地鐵,因為過年,也會呈現出難得的空曠。
年味,是舌尖舊味。煎炒烹炸,醬烀腌燉,十八般廚藝只為讓年過得更有滋味。這滋味,是小時候的味道,也是在嘗遍四方美食后突然懷念的味道。
年味,是圍爐夜話。許久不曾見面的兒時玩伴,只在電話里傳遞牽掛的高堂,在為生活打拼的兄弟姐妹,終于可以在“年”的召喚下相聚,各種話題皆是談資,通宵達旦猶不盡興。
年味,就是這樣具體、簡單而細微的美好。今年,我們一如既往為大家準備了多款滿載祝福與溫情的新春物品,讓這個節日的儀式感更濃,讓您的年味更足。
春聯
“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”。從桃符到春聯,雖然形式在變遷,但蘊含其中的情感卻未曾改變。書寫于春聯上的每一個文字,都是一份鄭重的期待,期待著來年更美滿的生活。
門貼
一幅門貼,就是年味的精致點綴。“門貼”的故事,傳承于一代又一代中國人,“年”的文化,“年”的意蘊,也便生長在了每個中國人的心中。
紅包
數字化的“紅包”,終究無法代替傳統紅包,正如電子郵件無法完全等同紙質書信。可以親手觸摸的質感,可以面對面地用“喜悅”來回應“寵溺”,這,是年的味道,也是人情的味道。
口罩
雖然這個春節仍有鮮明的抗疫底色,但是,樂觀、團結、堅強的中國人不再談疫色變,早已練就了在疫情之下從容生活的心態和本領。一個小小的口罩,便是一句溫暖的叮嚀:過年免不了人群聚集,一定要“罩”顧好自己。
禮袋
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,注重禮尚往來。“禮”往往可以通過“物”來表現,因此,彼此間互贈禮物也就成了表情達意的一種方式。過年時,對親友滿滿的祝福之情,就滿溢在年禮的精挑細選之間。
魚燈延臘火,獸炭化春灰。我們用特定的儀式感,來辭別舊年、團圓守歲、迎接新年,而儀式的背后,是中國人內心最溫暖、最柔軟的所在。在這個溫情脈脈的時刻,無論您是在家鄉,還是在異鄉,都深深地祝福您,新年快樂,闔家幸福!